第一次踏入國際職場就怯場?海外工作者的心聲

第一次踏入國際職場就怯場?海外工作者的心聲

最近影集 Emily In Paris 爆紅,雖然巴黎在地人都抱怨連連,說太刻板印象、誇大且不真實,我卻覺得其中有一點刻畫出了某種程度的現實:帶著熱忱和夢想來到巴黎的「外國工作者」,要融入職場何其不容易! 尤其是,並非每個人都像 Emily 那樣是「從總公司外派到被併購的分公司」,有政治優勢,更沒有 Emily 的主角光環,可以幸運地處處化險為夷,輕輕鬆鬆轉敵為友。 其實「融入國際職場」的辛苦,是許多海外工作者說不出的心聲。...
如何不和他人比較,走出自己的路?

如何不和他人比較,走出自己的路?

與人比較的焦急和酸楚,是許多人在成長路上熟悉的感覺,而在職涯路上更甩不開這種比較心態。 小時候怕自己考得比別人差了,出社會怕職銜或表現比不上別人亮眼,工作了幾年後怕晉升和薪水都升級得比別人慢… 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很焦急。 可是,到底在急什麼呢?好想大喊一聲:夠了!我也很想停止與人比較啊! 在進行教練服務時,我經常聽到客戶說「我為什麼就比別人慢/不順利/缺少主軸/不得賞識…」。很多情緒和挫折感,都是從與別人相對比較來的。而 coaching...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為職涯預約一個更好的未來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為職涯預約一個更好的未來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叫穩定呢?要做多久才有足夠成長呢? 有人說,如果薪水不滿意、學不到東西、老闆太刁鑽、不符合興趣熱情… 就早早離開另謀高就吧。有人說,一份工作如果待不夠久,會讓履歷貶值,尤其如果好幾份工作都做不滿一年,將來面試會很難解釋… 或許就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才讓許多考慮轉職的人猶豫再三,不知做到什麼時間點才可以前往下一站。 關於「一份工作要做多久」這個萬年老命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職涯旅途中你有沒有想過: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最近參加職涯分享的活動,接觸了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世代台灣人,覺得既新鮮又有趣。其實我從 2014 年就在巴黎的一個社團輔導法國年輕人,現在能幫助家鄉子弟讓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更深入了解這個世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職涯抉擇和挑戰。 這些新世代的後進,有我當年沒有的勇氣和互助精神,非常懂得從線上和實體活動等多元方式充實自己,並且熱衷於拓展人脈、積極分享、學習前人經驗。正如目前很流行的 collective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