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領英) 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專業社群平台,並且正在改變企業招募、大眾找工作的習慣!它不只是在歐美求職、轉職、創業的「標準配備」,許多亞洲具國際視野的公司、獵頭、中高階主管,過去幾年來也紛紛開始經營 LinkedIn,因此每年全球用戶大幅激增!
或許你早已熟悉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甚至在上面的活動,成了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但是當你想到 LinkedIn,是不是仍有些緊張呢?
其實 LinkedIn 就是以「商業、職場」議題建構的社交場域,因此風格相較沒那麼生活化。但這並不表示在 LinkedIn 上一定要很嚴肅,拿出自己平常在「工作場合」應對進退的態度就行了。
正因為 LinkedIn 目前仍處於快速成長期,所以還不那麼擁擠,不需要像 Instagram 那樣高頻率、高美感的內容產出,也能達到不錯的成效。而且 LinkedIn 上的人都抱著建立人脈的開放心態,比 Facebook 更容易建立連結。來自世界各地的求才公告,更是觀察求職市場脈動、檢視自己能力和資歷的豐富資源。
簡言之,如果你有志於開發國際職場機會、建立專業人脈,現在就是開始經營 LinkedIn 的最佳時間點!
許多人剛接觸 LinkedIn 時,把 LinkedIn 看成線上履歷資料庫,單純把紙本履歷照抄上線。或是把 Facebook 的社交方式照搬到 LinkedIn,時常漫無目標地發職場生活動態,期待吸引目光。
但這兩大誤區,不僅對於建立關鍵人脈、為下一步職涯鋪路沒有太大幫助,甚至可能有害。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重要的思考面向,幫助剛開始接觸這個國際專業社群平台的人,找到方向出擊!
☞ 職場個人品牌的思維
☞ 幫助自己被找到的經營技巧
☞ 如何踏出第一步與人互動
☞ 新鮮人缺乏工作經驗怎麼辦
另外,我也整理了一份 ⟪ LinkedIn Profile Checklist ⟫,歡迎免費下載。10 分鐘快速檢測 LinkedIn 個人檔案頁品質,強化職場形象,有效提升搜尋曝光度!
.
職場個人品牌的思維
LinkedIn 是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動態場域」:你的個人頁面其實就像一張名片,甚至是一個自我展示櫥窗,讓透過互動對你好奇的人,可以更了解你是誰、性格特質如何、從事什麼行業、來自怎樣的經歷背景。
會點開你的個人頁面的人,其實已經對你有點興趣了,而能不能讓他更進一步與你聯繫,或接受你的連結邀請,端看你的頁面內容是否符合「對方的期待」。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個人頁面不僅僅是履歷的線上版本而已,而要以 storytelling 的技巧「簡短、精彩地自我介紹」。另外,個人頁面上的「關於 About」欄位以第一人稱撰寫比較好,就像所謂的「elevator pitch 電梯簡報」,最好在前兩句就抓住目標受眾的注意力。
從這個邏輯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經營 LinkedIn,必須從職場個人品牌的思維出發。我常說「品牌是獨特而可經驗的長期互動關係」,透過品牌思維累積的職場人脈,是能夠彼此共榮共生,隨著個人的職涯成長,對彼此啟發、學習、提攜都越來越有幫助的長期關係。在專業交流場域要能夠脫穎而出,這個誠摯的心態非常重要。
所以整理 LinkedIn 個人頁面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先釐清自己的職涯願景、獨特價值、現階段的目標,以便找到展現自己的最佳方式。
而開始主動與人們互動交流之前,根據自己的職涯願景釐清「誰是我的主要受眾,他們對人脈連結的期待是什麼?」更是關鍵。
⟪ LinkedIn Profile Checklist ⟫ 免費下載!
歡迎利用這份實用的圖表,秒懂 LinkedIn 的檔案撰寫技巧、如何自我介紹開場白、大頭照形式、工作經歷和教育背景的重點、專長和推薦的注意事項等。
10 分鐘快速檢測 LinkedIn 個人檔案頁品質,強化職場形象,有效提升搜尋曝光度!
https://bit.ly/RCC-INchecklist
小提醒 1:在開始修改個人頁面之前,先到 Setting & Privacy 裡面的 Visibility 區塊,關閉 Share job changes, education changes, and work anniversaries from profile。不然你每修改一個地方,就會發一則動態通知。
小提醒 2 : 建議先在 Word 文件上寫好內容,再去編輯 LinkedIn 個人頁面。這樣更容易抓到錯字,也避免線上編輯時,遇到網路頁面問題導致寫好的句子無故消失,又要重新輸入的窘境。
幫助自己被找到的經營技巧
你在經營 LinkedIn 時,有沒有留意過 SEO (搜尋優化) 呢?
- 個人頁面的網址個人化:在帳號設定處可以修改,使用跟履歷上相同的姓名拼音作為網址結尾。這樣不只幫助站內搜尋,連 Google 搜尋都更容易找到你。
- 個人頁面的填寫完整度:越完整,你在搜尋結果出現的機率越高。怎麼知道自己的檔案對 LinkedIn 來說夠不夠「完整」呢?檢查個人頁面中間的 Dashboard (控制選單) 區塊,右上角是否有出現一顆星星 All star (無懈可擊) 即可。
- 吸引受眾的頭銜:這是最多人忽略的地方,千萬不要只寫一個掛在誰身上都沒差的泛泛職稱!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廣告海報的大標題,一句話點出個人特色及專業亮點,打中主要受眾的心,並包含最重要的關鍵字,幫助搜尋結果,提高被點開的機率。每當你發文、回覆別人的文章時,這個頭銜都會跟著你的名字一起到處出現,對於吸引陌生人參觀你的個人頁面非常關鍵!
- Edit public visibility : 辛苦撰寫了個人頁面,你確定大家都看得到嗎?記得到 Settings & Privacy 裡面的 Visibility 區塊,檢查 Edit public visibility 這個項目裡面,是不是符合你想要的設定。
- #hashtag:在 LinkedIn 上發文的時候,可以適當使用 3-5個精準的 #hashtag (避免像 Instagram #hashtag 那麼冗贅花俏),幫助發表內容被看到,順便提升名字與頭銜能見度,吸引更多人點開個人頁面。
最後,當然就是注意「關鍵字優化」了!
正在求職的人,可以透過大量閱讀相關職缺公告,歸納整理出目標職位的關鍵字,多用在個人頁面,尤其是頭銜,讓自己更容易被獵頭、人資搜尋到。
自由工作者、創業者則要瞄準目標客戶的常用搜尋關鍵字 (服務、需求、問題、渴望…),多用在個人頁面及發表內容中,提高自己被搜尋到、吸引潛在客戶目光的機會。
如何踏出第一步與人互動
一旦個人頁面整理完成,就像一家漂亮的店面開張了。雖然平常可以暫且放著,等有緣人自動經過進來看看,在尋求轉職、求職、擴大人脈的關鍵時期,可不能這麼佛系經營。
一開始就要積極發文爭取目光,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會壓力很大。其實我本人也是比較內向的人,以下整理出三個循序漸進,可以逐漸養出勇氣的方式:
首先,可以從已經認識的人開始。發一封 message 給你的朋友、現任或前任合作夥伴,問候一下,說自己最近也開始用 LinkedIn 了,談談自己的近況。有這段對話鋪陳加溫,接下來你開始注意他們的發文,去按讚、回覆、分享時加上自己的評論,也不會覺得彆扭了。
習慣按讚、回覆、分享時加上自己的評論之後,就可以開始對目標領域中的陌生人做同樣的動作。記得要保持禮貌、言之有物,並尊重原發文者的專業,以「分享共鳴、帶來附加價值」為出發點發言。
當你習慣在「互相回覆」中,與陌生人交談後,就可以嘗試主動出擊,寫一封邀請函給目標受眾加連結了。
注意,邀請別人加連結一定要寫邀請理由,這是職場上的禮貌,也有助於得到對方的正面回覆。我常常收到一些看似母校學弟妹的人,發過來「一鍵空白邀請」,雖然我大概猜得到對方是因為學校這層關係想加我,但依然不知道目的。其實對受邀方來說,感受真的很差。所以,後來對於沒有附上邀請理由的人,我都一律忽略,就像大部分在 LinkedIn 上的人一樣。
以上談的只是幫助自己鼓起勇氣去嘗試的「第一步」,後續還有很多花式玩法,慢慢累積經營囉!也可以參考之前專訪 Una 的這集影片,她真的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會利用 LinkedIn 發揮的人了!
新鮮人缺乏工作經驗怎麼辦
職場新鮮人很容易囿於「工作經驗不足」,對於在專業性質的公開場合建立人脈感到壓力很大。
但 LinkedIn 並不是資深主管、職場菁英專屬的平台!而要擺脫「互相比較、越比越失去自信」的惡性循環,就更需要掌握我們一開始提到的「職場個人品牌思維」。
剛畢業、剛踏入職場的前幾年,缺乏工作經歷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對這個世界未來的願景、工作價值觀、看待產業的觀點、個人性格特質、天賦專長,依然共同組成了獨一無二的你。
新鮮人想經營 LinkedIn 一點都不是問題,我們不需要等到累積了顯赫的經歷才開始 (何況抱著這種想法,真的很難有所謂累積足夠了的一天)。
對於職場新鮮人,我的建議是:與其一直在意自己的經歷不夠多不夠長,不如把重點擺在展現你的職涯願景、產業觀點、個人特質和專長。
資歷豐富的人可以利用過去的經歷,來合理化,甚至強化今日想展現的自己。而資歷較淺的新鮮人,應該把經營重點擺在「你想成為怎樣的專業工作者、你目前正在成為怎樣的人」。因為有興趣提攜你、招募你的人,顯然不是買單你過去累積的知識經驗,而是買單你未來的潛力。
例如,專業歷練豐富的資深工作者的發文互動,通常是分享自己的獨特知識和經驗,並透過個人特質展現,讓人感受到跟他一起工作的風格、氣氛。如果你還是職場新鮮人,雖然看似缺少這樣的優勢,卻可以把重點擺在「展現對產業/職場特定議題的興趣、目前正在自我磨練或學習的項目」上,讓人明確看到你正在朝著哪個方向前進,參與你每一次完成階段性目標的成長。
其實這個道理,在大幅度跨領域轉職的人身上也適用。不只是年輕的職場新鮮人會有「我缺少相關經歷資本」的想法,跨領域轉職的人,也同樣有「打掉重練缺乏相關經歷資本」的感覺。但是相信我,其實大部分的人看到別人突破舒適圈進步,例如爭取到新工作、完成一段培訓、拿到一個證照… 都是內心也受到鼓舞,真心一起慶祝的!而見證你成長的軌跡,也是留下印象、累積信任度的一種方式,甚至讓人在某些機會來臨時,首先想到介紹給你!
開始經營 LinkedIn 不可或缺的五大要素
讀到這邊,你是不是也等不及上 LinkedIn 註冊帳號,或是把原本的個人頁面好好重新整理一下呢?
總結一下,開始經營 LinkedIn 之前,一定要備齊的五大要素:
1- 你是誰:你對世界和產業的願景、想投入的貢獻、工作價值觀、性格特質、天賦能力?
2- 你想往哪裡去:你的職涯展望、五年後的目標、現在的目標?
3- 你的目標受眾:誰是你最想吸引來雇用你或與你合作的人、他對人脈連結的期待是什麼、他想透過 LinkedIn 互動得到什麼、他使用的搜尋關鍵字?
4- 你的為什麼:你為什麼想經營 LinkedIn、你想從中具體得到什麼?
5- 你的故事:從你的學經歷可以整理出怎樣的故事邏輯,符合你現在的目標?
當這些都清楚了,相信你一定可以設計出精采的個人頁面,也能帶著明確的目標,自信地發言、與人互動!
也歡迎來粉絲團與我分享你的心得和進步喔!
⟪ LinkedIn Profile Checklist ⟫ 免費下載!
歡迎預約 « 首次免費諮詢 »
藉由40分鐘左右的視訊對談,您可以立即體驗多項教練效果:
✓ 解答您對教練服務的疑問,更認識我身為專業教練的理念及教練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