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創業當教練?你是如何變成現在的你的?」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去年曾寫過一篇文章,分享我在成為 professional coach 之前的職涯經歷: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而近期透過法國台灣女力新知會的專訪機會,談了更多人生轉折讓我學習到的事,以及創業成為教練的契機和初衷。


其實分享這段從追求國際行銷的年輕女孩,走向四十歲職涯下半場的故事,只是想坦誠地讓大家看看,職場生存不易、職涯高低起伏其實是常態。

過程中有我曾走過的光和影,有值得慶祝的時刻,也有深刻的悔悟。是上帝的信實和慈愛引導我體認錯誤,也讓我在低潮時重拾信心,願這個成長過程可以成為祂的見證。

年輕時敢於追求夢想很好,然而現實可能會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很少人能一步到位。重要的是,一天天累積,最後的水到渠成可能超乎你原本所求所想。走向高峰時要懂得留餘地,低谷時給自己多一點耐心。所謂「勢不可使盡」,這可能是許多走向職涯下半場的人,在沈澱了光鮮亮麗的搏鬥之後,才會有的體悟吧。

多年前的我,認為幸福就是處處高度滿足的意思,所以總是很勇敢地追。現在的我,覺得能與主同行,安然面對生命中的未滿和挑戰,那種凡事都能微笑度過的穩定感,是內心的最深刻的幸福。

以下轉發自法國台灣女力新知會的 Facebook 臉書專頁。如果你看完覺得有所啟發,也歡迎來粉絲團分享你的感受,聊聊你的經驗!


在人生職涯的下半場,活出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

  • 訪談 / 小吳、ACHU
  • 撰文/ ACHU
  • 圖片提供/ Kyria

Kyria,2004 年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先在金融業工作,再赴巴黎就讀 HEC MBA 尋求轉職行銷的機會。前後十五年期間,她從金融經濟分析到美妝行銷再到珠寶行銷,從台灣到法國職場,任職於 L’Oréal 等國際企業主管職,2019 年創業成為 professional coach(職場職涯教練) 至今,並取得 ICF 國際教練聯盟、法國企業講師等專業認證。

有些人認識 Kyria(淳絪) 可能是因為她與三位友人一起創立的臉書粉絲專頁「 One Day In Paris」,或是讀過 《One Day In Paris 帶你慢遊巴黎》這本書。這次女力想分享為什麼在人生的職涯下半場她選擇成為職場職涯教練,與她如何逐步深入法國生活的歷程。

🖌 女力:請問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妳開始接觸並選擇從事職場職涯教練這個行業呢?

👩 Kyria :回想起來我的故事很長但似乎又很單純,從大學時我就很喜歡擔任「學姊」這個任務,很喜歡那種提攜後輩的感覺。大學畢業後我希望能在行銷領域工作,但一開始一直拿不到目標公司的面試機會,於是先在金融業工作了一年,再到法國HEC讀MBA課程並在法國巴黎萊雅總部實習,2007年回到台灣,在萊雅台灣分公司開始了我的新工作。

兩年後我成為公司內部 mentoring program(導師計畫)的其中一位導師,以非直屬老闆的位置去輔導公司內的成員。我發現一對一或是小團體的陪談、深入的去幫助一個人並且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工作模式,是我覺得最自在的方式。我也許同樣能勝任大型會議或帶領工作團隊的主管,但我很清楚那些是學習而來的技能,在那樣的角色中我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才能扮演得很好。

接著我被調回了萊雅法國總部,我是基督徒,而在此同時也參與了法國教會的非營利組織,以一個牧者的身份去輔導法國大學生讀聖經與陪伴他們面對生活的各類問題,例如就讀研究所、社會新鮮人如何面對剛進入職場時的困境等,我也有了用法文來做一對一陪談的經驗,當話題不斷地因為陪談的對象長大而越來越多元與深入時,當時我先生就問我:「既然妳這麼喜歡幫助人、陪伴人談職場議題,為什麼妳不好好去上專業的課程呢?」

(註:在法國社會大家習慣在做事之前去考取專業證照或職能認證,來強化自己的專業背景。)

🖌 女力:當妳發現妳需要歸零再適應新的角色時,妳喜歡自己那個時候的狀態嗎?

👩 Kyria :其實我曾經有一度並沒有覺得很舒服,過去在萊雅集團總部擔任經理人不知不覺地讓我的心氣變得很高,周圍也都是同質性很高的人群。等到我轉職到珠寶業擔任行銷總監,因為 B2B 的生意模式開始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我才理解什麼是換位思考,不同客層有不同的需求與商業導向,使用的語言模式也不盡相同,也才領略到原來過去的自己所接觸到的法國文化只是表層理論。

在此同時有一個美國的管顧公司找我做一對一的美妝行銷顧問,當時我以賺外快的心態在接這些零星的客戶,同時發現原來我是可以單點服務客戶與獨立工作的。

在專業教練培訓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人生職涯下半場的走向,我想要創造一個最符合我人生意義的生活方式:第一個排序是服事主耶穌與福音志工工作,第二是家庭和實現成為媽媽的心願,接下來才是事業的經營。我很了解自己若是持續專注在事業上我的野心有多大,當我要滿足自己所設定的人生期待,得先改變我的外在環境,這樣的考量讓我開始考慮創業,成為一個職場教練。

回想起來,我從來沒有因為想要成為一個教練而去累積我的經歷,但過去的這十五年的職涯道路給了我很多養份,該如何行銷自己、該如何找協助、該如何取捨決策和與人溝通;我也經歷過海外經理人在工作場域上所面對的各類壓力與挑戰,我可以把經驗分享出去,去幫助更多的人。這其中我也想過是不要做其他的工作,但職場教練這個選擇讓我覺得我不會被拆成不同的自己,不管是福音事工、職場教練、個人品牌顧問,這些角色都是相互重合的,我能完整且舒服地成為我自己。

🖌 女力:在聽妳談論人生的歷程時我發現妳很了解自己,也能透過環境評估自己當下的狀態,妳覺得妳一直以來都能這麼精準的面對各階段的自己嗎?

👩‍🦰 Kyria :我認為沒有人百分百了解自己,應該可以說這是我一直不斷聚焦與重新整理的過程。當我在職涯每個階段轉換時,都會為自己做一個有形或無形的總結,我會問自己這段經歷給我最大的課題是什麼?它與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在這個過程去發現自己不同的面相,當某些重複性一直出現時,也會更確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從事職場教練工作時,我也會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很多時候客戶並不是不相信教練有沒有能力幫助自己,而是不相信自己做得到。在前進的過程中,如果有一個人對自己有無比的信心與愛,那會激發他更容易相信自己,除了完全的信任與陪伴之外,職場教練也得抱持著謙卑的態度,必須很清楚目標是由客戶自己制定的,成功也是歸功於他自己,而我只是陪伴他走了這段路,這也是我對教練這個角色的期許與設定。

🖌 女力:多數人在職涯中轉換時,常常會不安或懷疑自己能不能迎接新的挑戰,妳似乎沒有這樣的歷程,好像輕而易舉的就跨越了,妳是怎麼辦到的呢?

👩‍🦰 Kyria:(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這麼簡單,在這之中我也有不少痛苦經驗,或是在挫折中繞不出來的時刻。我35歲時曾經歷了一次很嚴重的 Occupational burnout(職業過勞),也是從那時候發現我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若不有意識地改變環境,我就會在裡面一直拼命追,這也是我到今天都還在持續學習的課題。

在國際職場上要勝任一個高階的外籍經理人的工作並不容易,這是許多海外工作者最難向家鄉親友解釋,也最容易陷入單打獨鬥的難題。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我算是少年有成,也都能做出不錯的成績,但我想福禍相依這句話滿能形容我當時的情況。當年,我的職位需要很強大的整合能力與胸襟來發揮影響力,回頭看,那時的我在心態上是不夠成熟的,我是一個個性追求完美、逼迫自己面面俱到的人,由於在每項工作都耗費極大的心力,我很難接受主管給我的負面評價或是同事間的相反意見;表面上我能夠在團隊中與大家合作,實際上並沒有很好地掌握換位思考、溝通的要領,自己承受了龐大的壓力、卻又不知該如何排解。

在一直是過度耗能的情況下,我開始會在會議前手抖,不知道該從哪件事開始做起,也會常有劇烈的頭痛等等⋯⋯直到某一天早上我怎樣都沒辦法從床上坐起來,只要頭一抬起來就天旋地轉,我才停下工作去就醫尋求協助。就診時我的醫生告訴我:「意志力讓妳在生活中完全凌駕妳的身體需求,高壓的工作讓身體誤以為自己活在缺水缺食物又不能休息的極端環境,所以進入節約模式,停止告訴妳他需要什麼,才能讓妳不眠不休的工作,而現在身體已經到了臨界點,沒辦法支持下去了。」

當時醫生也提到藥物的協助只是一時的緩衝,我的心智需要透過更高的使命或力量來讓我臣服,不能再靠意志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對其他人來說我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有可能是書籍或某位貴人,對我來說,我的答案就是我的信仰。

我重新開始思考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麼?過去的我雖然熟讀聖經做福音志工,事實上仍舊過著我行我素、目中無神的日子,不斷地追求屬於個人舞台上的光鮮亮麗。過後,我選擇轉職換到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也慢慢重新在企業體系中找回自信與健康。這個經驗讓我學到,跌倒之後,更用力地獨自掙扎其實不會幫助我站起來,在上帝面前坦承自己的錯誤和極限,學會順服,然後在祂的愛中找到力量走合乎祂造我的心意的道路,這一切不是光靠我自己的能力就能辦到的。

這個歷程也促成了我想成為一個職場教練的使命感來源,我想成為那個在挑戰中尋找自己角色、在挫折中尋求重新站起來的人的支持者。

🖌 女力:在訪談前看見妳的履歷,我內心立即描繪出的形象是一個女強人,然而,妳在職場職涯教練的個人網站中卻又是常常能讓人看見溫暖、充滿愛與關懷的語言。妳覺得這跟你之前所述人生中的挫敗有關嗎?若沒有這些經歷,是否也很難成為一個職場教練?

👩‍🦰 Kyria :沒錯,你們現在看到的我和以前的我是不一樣的。我曾經接觸過一位客戶告訴我她在2013年就有與我同席吃過飯,當時她對我的認識是一個很鋒利、對工作十分有自信的人,而她再次想要聯繫我,是因為她發現我成為教練後的形象跟過去的樣子完全不同,也很好奇我發生什麼事。

我還是很感謝過去所發生的所有經歷,雖然我現在有時會想:若當時有我現在的成熟度,我不會像過去那樣橫衝直撞,也可能不會burnout。但也許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吧!從大學的學姊到志工的陪伴,再透過專業訓練後成為我的正職,我感覺我的人生有兩條平行線在發展,最後重合在一起,而我覺得現在的自己生活得比較愉快,我也喜歡現在的樣子。

🖌 女力:在妳的網站文章中有提到職場職涯教練這份工作的介紹,妳認為擁有怎樣背景條件的人適合成為教練呢?每個人不管是怎樣的背景,通過一定的培訓課程就能成為教練嗎?

👩 Kyria:目前教練這個市場滿混亂的,因為這個職業目前沒有任何對應的學歷或法規,不像會計師、餐廳廚師等等⋯⋯相比之下,教練服務在市場上的定義較為模糊。這也是為什麼過去25年國際開始出現一些教練組織,其中最大的組織也就是我所參與的 ICF( 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 國際教練聯盟,他們試圖開始定義教練的職能與職場倫理,什麼樣的客戶教練可以簽約⋯⋯等等。

舉例來說,當我已經coach了某位公司的職員後我就不能再coach他的直屬上司,因為我會失去中立帶著偏見去面對這位上司。而這些新興的國際組織也會發揮同業相互督導的功能,每位教練也需要有自己的督導來為執業過程做監督與協助,目的是保障每位客戶可以獲取專業的教練陪伴品質。

是不是任何人透過培訓都可以成為教練?我相信每個人在透過培訓後都會對自己有幫助,能夠學習換位思考、幫助他人與賦能領導等等⋯⋯至於一個人適不適合成為教練,我想跟天賦與自己本身的經歷也有很大的關係。我的核心課程與幫助的族群會鎖定在國際職場上的經理人,因為我的經驗對這塊領域是相對豐富與有所歷練的,我能給的陪伴與建議也會比較準確,這也是我個人的堅持。

🖌 女力:通常一個客戶會需要多久的時間來被coach呢?身為教練,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協助客戶呢?

👩 Kyria :每個教練的風格和做法不同。通常我的教練服務時數總共六小時,以一個月一次,一次一個小時來服務一個客戶。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出客戶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標,幫助他突破自己的盲點,並且明確的定出可行的策略,決定自己該採取什麼行動;執行新的心態或方法一個月過後,我們再來討論執行效果,與接下來新的問題該如何面對與調整。

通常教練不會直接建議你任何事情,而會以一個客觀和第三者的角度與客戶連結,利用專業技巧去幫助客戶尋找屬於自己的方法和答案,利用啟發的方式來引動客戶看見自己所處位置不一樣的風景。教練也需要具備快速與人連結的能力,把自己往後推,讓客戶能綻放出來。

🖌 女力:從妳在法國不同職場到創業的經歷之後,妳覺得可以分享給在法國的台灣人什麼生活上的忠告或經驗分享嗎?

👩 Kyria :從大型國際美妝集團離開後,我來到了一個小型家族珠寶企業做行銷工作,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工作場域的落差,這樣的差異也直接地反映在我的生活上。

以前我沒有意識到過去我是頂著大企業的光環在生活,在某種社會框架下,那些標籤讓我的日子很好過,例如租房子會相對容易,銀行行員都很友善等等⋯⋯離開了國際化工作場域的同溫層來到在地的企業工作時,我才更深刻地體會一個外國人要融入法國社會時那些生活上的挑戰與差距在哪裡,從那段時間後我開始有了在一個國家落地的感覺,方方面面都用法文工作與生活,用法國的邏輯思維來看事情。

過去的我會把我是一個會講中文的亞洲人當做我的賣點,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對吧?剛開始工作時這的確是我的優勢,但到了某個階段以後,如果在法國仍舊只想做亞洲人的生意,這些客群就永遠只有這麼大,很快就會遇到自己的極限。有時可以問問自己:拿掉這些標籤你的賣點是什麼?你是誰?你該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與被尊重,並且與當地人建立關係?每個國家都有生活現實面的問題,在法國以異鄉人的身份要克服現實上的問題成功地走出一條路,我們會面對更多的成長壓力,需要不斷地丟棄自己過去的優勢,長出新的能力後才能在另一片天空飛翔。

我的生命再怎麼演變也不會改變我是台灣人的身份,我受台灣的文化與土地的滋養長大,而異鄉人的成長很像一盆植物從原本的花盆換到另一個環境,我們並沒有改變這株植物的本質,但我們需要長出新的根與枝葉,來適應這塊新的土地,再度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

🖌 女力點評:訪談到最後我們發現所謂的成功,是自我不斷挑戰失敗與挫折的歷程, 感謝 Kyria 真摯地為女力分享她的生命故事,相信每個階段的重新整理與再次定錨的歷程,不只幫助了自己,也能夠幫助更多有著同樣境遇的人。


歡迎預約 « 首次免費諮詢 »

藉由40分鐘左右的視訊對談,您可以立即體驗多項教練效果:

✓ 初步分析您所處的情境
✓ 評估適合您的教練服務類型
✓ 就您的議題界定具體目標
✓ 初步盲點突破,為您帶來新思維甚或行動方向

✓ 解答您對教練服務的疑問,更認識我身為專業教練的理念教練技術方法

   我要預約免費諮詢 ❯❯  


© 2021 Kyria Chun-yin Dagorne / Reinventing Carrière Coaching
版權所有,一般轉載請註明本站網址出處,商用網站、營利及印刷用途請與作者聯絡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