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第一輪人資面試,和第二輪「用人主管」面試,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嗎?
人資面試時,最重要的就是確認候選人是否人如其書面 CV、高度符合用人單位開出的「人才採購清單」、 高穩定度、符合預算。
所以人資會關心求職者是否對公司和職位清楚理解、符合職位要求的條件。在人格特質方面,必須容易融入公司文化,而且對職涯有明確想法,也就是知道申請這個工作是基於長期職涯規劃的什麼原因,想與公司共同成長。因為一個看起來動機不明和目標不清的求職者,可能很快就跑掉,跟公司文化不合也可能很快陣亡,人資又要重啟招募流程,很累!
第二輪「用人主管」面試,除了以上幾個跟人資類似的考量之外,還會考慮彼此的工作風格是否相容、跟團隊中既有成員會如何互動。所以用人主管在面試時,除了檢視適任度,還需要拿出「相親」的精神,感受一下未來朝朝相處的情景。
如果你是職權很大的用人主管,或是第三輪面試才出現的 N+2,就需要更全盤地考慮旗下組織異動,設想加入這個人後會帶來怎樣的變化:職權劃分、工作流程、相關人際互動、潛在內部競爭。因為你的職權已經大到可以改動組織設計,所以甚至可以考慮根據中意人選的實際 profile,重新劃分整體團隊的工作職掌、督導線。
文章目錄:
順著這個「要勝任還要好相處」的邏輯,以下分享用人主管的五大類面試題庫:
1. 開場:他怎麼看待他自己?
2. 對公司和職位的理解度
3. 知識、能力、經驗、待人處事
4. 閒聊式的提問
5. 收尾提問
1. 開場:他怎麼看待他自己?
∙ 萬年經典題 Tell me about yourself:
看出他的自認最大賣點、重視能力/關係/成就/挑戰、邏輯聚焦力、表達模式、在難以掌握的情境中的自信度、有沒有占滿全場不給人互動空間的傾向。以後他來跟你匯報事情,差不多也會是這種風格。
∙ 請用三個關鍵詞形容你是怎樣的人:
履歷聚焦做得好的人,這題會立即回答。雖然是準備好的,但也代表他很清楚自己的 profile 重點。就算表現得有點意外也沒關係,臨場反應還是能看出他多大程度了解自己及了解職位期待。
∙ 根據這三個關鍵詞,請各給我一個故事或舉例證明,不一定要跟職場有關:
我喜歡順著對方給我的材料挖下去驗證,而不是按照履歷上寫的項目去驗證,因為那可能是背稿。在這些故事中,常常會透露跟能力、經驗、處理事情方式、與管理階層互動的蛛絲馬跡,可以再順著問更細,先跳到第三類的面試問題。
2. 對公司和職位的理解度
∙ 你怎麼認識本公司的、覺得是怎樣的公司:
看出對公司的理解、對公司文化的評價。如果招募申請有設計問答題,這裡就可以跳過。
∙ 根據 JD,你對這個職位的理解是什麼,需要怎樣的人才:
新鮮人、跨領域轉職者、投遞較高管理層級者,都可能發生理解偏誤。如果是很了解其中一面,其他好像沒注意到,以後你交辦三件事情,他大概也會只用心一件,放生兩件。這些都不至於造成出局,但主管要心裡有數,以後帶這個人的挑戰在哪裡,願不願意承擔。
∙ 根據你對 JD 的理解,其中你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然後順著挖掘他申請該職位的動機和工作偏好。
∙ (立即反饋他對於 JD 理解程度 – 肯定及指正、我對於人才的期待) 聽完我的分享後,你有什麼想跟我分享的想法嗎:
觀察他被肯定、被指正時,各有什麼非語言反應,以後大概也會是這種互動。觀察他在明確知道我的期待後,是否能立即自我調整,找到利基點自我推銷,這跟他將來的提案能力有關。
3. 知識、能力、經驗、待人處事
∙ 你的履歷上提到曾做過 xx 職位,當時你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了解在工作上的追求,設想將來如何激勵他
∙ 那你遇過最挑戰的事是什麼,如何處理:
這題大家通常都會準備,但我更關心他在敘述中有沒有其他角色,還是只講自己。如果沒有,我會追問「在那個過程中,你的主管/同事/客戶/供應商的角色是什麼?」。可以一窺他與前主管的關係,會不會習慣全部壓著自己想辦法搞定,在職場關係處理上是否成熟。
∙ 你是否有與本職位相關的 xx 經驗:
前面講三個關鍵字的故事時,通常已經有這題的答案了。萬一沒有才需要補問。重點在於了解可以多大程度授權,或者什麼部分需要主管 cover。
∙ 你認為使用 xx 工具/軟體/資料庫,對這份工作的效益是什麼:
職位有需要特定技能時才要問。我們要的不是機器,是能聰明應用、產出效益的人 (最近很紅的 AI 同理)。
∙ 這個職位將主導 xx 專案,你的看法是什麼、會怎麼做:
透過分享將來的一個主要工作內容,看是否符合他的興趣熱情,還有他接觸未知事物時會如何著手。我也會給一些回應,透過這場討論,模擬將來合作的情況。
∙ 這是本公司的一個產品/半成品/廣告,你覺得是賣給怎樣的人:
這是我以前做行銷時常問的題目,可以無限變化套用。有時也會改成「有沒有哪個品牌,曾經給你很好的客戶體驗?他們做了什麼?」,用來判斷他的產業敏感度、模擬將來我們合作的情況。
∙ 有沒有遇過很難溝通的同事/廠商/客戶,怎麼處理:
根據職位套用不同關鍵對象,了解對他來說什麼情況很頭痛,判斷是否是硬傷,還是我有辦法從旁支援可以接受。
∙ 前主管的管理風格中,你最欣賞的是什麼:
有時候光看表情,就覺得後面故事很多… 總之這也是幫助我了解將來如何合作。
∙ 前主管通常給你怎樣的評價,後來你如何自我調整:
當然這問不出真相,但我關心的是他偏好怎樣的肯定,以及如何面對自己還需加強之處。
∙ 如果主管忙到一個禮拜都沒空看你的東西,你怎麼辦:
了解他如何權衡、變通。
∙ 你和前 N+1、N+2 三人之間如何合作互動:
對比較資深的人才會問這題。這跟前公司的職場文化有關係,但大致上還是能檢查出來他的政治敏感度,是否分得出來 keep informed、ask for validation、joint call、power leverage 等細微處理的不同。因為躁進邀功不好,帶一個默默躲在主管羽翼下、完全不懂如何自我曝光的人也很累。
∙ 你遇過最天使/最難帶的下屬是什麼樣子,有沒有遇過需要解僱員工的情況,如何處理:
透過這幾題了解他的管理風格,判斷跟我的領導理念、目前團隊成員、公司文化價值的契合度。
∙ 如果你被升職了,需要找人補位,篩選時你會注意哪些地方:
了解他上任後對自己有何期許、職場視角的格局。是不是只說能力經驗勝任就好,還是會考慮要能跟 key stakeholders 能相處愉快、減低下屬換主管的衝擊、交接時期績效保持穩定、符合公司整體策略走向。這也會展現此人將來在公司繼續往上晉升的潛力。
4. 閒聊式的提問
上述第三類題庫會讓人壓力很大,所以通常我觀察到他的壓力行為模式之後 ,就會穿插一些第四類閒聊提問,放鬆氣氛。這些問題都沒有好或不好的答案,只是了解彼此是否合適。
∙ 你如何定義成功、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你覺得當前社會最需要什麼…:
通常在第一類問題的階段已經有答案了,沒有的話才要釐清。
∙ 你在動機信中提到,申請這個職位的動機是 xx,能跟我多說一點嗎:
有多想要這份工作、為什麼想要,評估將來公司和我是否能滿足他的期待。
∙ 五年後,你想在職場上成為怎樣的角色:
了解職涯願景,與申請此職位的動機是否相符,判斷與公司共長久的可能性有多高。
∙ 現在你在一棟大樓頂樓,手裡有一顆蛋,要把它丟下去,你如何確保它不會破掉:
這是我很愛的無厘頭提問!馬上就能看出對方的創意、想像力、面對令人傻眼的未預期狀況會如何反應,還能看出他的解決問題風格,是比較邏輯實際,還是天馬行空型的。
∙ 最後一題,給你 10 秒鐘推銷自己,你會說什麼:
通常上一題大家都會笑出來,如果遇到比較內向,或全程都很緊張的人,我會加問這一題,讓他在比較鬆弛的狀態下,多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因為緊張會讓表現打折扣,但他可能其實很優秀。
5. 收尾提問
∙ 最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
他問哪些事情,就代表他關心、重視什麼。說沒有問題的人,坦白說我覺得不太好。就算前面討論真的已經滿足所有好奇,也可以說「我原本會想問 xxx,但剛才您提到 ooo 時,我已經得到答案了。那最後我想關心一下,基於今天對我的認識和了解,將來我們共事時,您對我的期待?」,這可以加強「引人遐想未來共事情景」的美好印象。
∙ 今天謝謝你撥空來參加面試,我對你 xxx 印象深刻,不知道你還有面試其他公司嗎:
給予正面回饋幫自己拉票,同時探詢一下潛在競爭者,觀察候選人內心的順序。
∙ 接下來,我們會內部討論,大約 n 天後用郵件/電話告知結果,如果錄取的話,將於 xx 日上任…:
收尾時預告接下來會發生哪些流程和時間,讓求職者安心,尤其優秀的求職者往往很重視公司是否認真對待、有沒有清楚的流程,還是上上下下亂七八糟。如果對方同時考慮其他家的話,可能會在這時提出告知結果的期限。 或是如果無法那麼早從前公司離職,也會提出上任日期異議。這樣可以預防不小心錯失好人才。
➤ 你是「專業經理人」,歡迎按此預約 coaching 首次免費諮詢,幫助你界定目標、更了解我的服務方式。
➤ 你是「企業代表」,歡迎按此預約教練或培訓服務諮詢,一起針對貴公司的需求,安排最適合的教練行程或團體培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