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幾個字,立即提升自信!

簡單幾個字,立即提升自信!

大家都知道「人際溝通」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職場氛圍中,我們都很清楚一時嘴快、口誤可能帶來的災難。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最常「溝通」的人是自己? 雖然不一定是清楚有聲的語言,但我們的確時時刻刻都在跟自己溝通。如果仔細留意,或許會驚人地發現我們對自己說的話,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習慣的言語」會形塑我們自身,更會形塑與別人的互動關係。古人說「觀其言、察其行、知其底、方識其人」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如何不和他人比較,走出自己的路?

如何不和他人比較,走出自己的路?

與人比較的焦急和酸楚,是許多人在成長路上熟悉的感覺,而在職涯路上更甩不開這種比較心態。 小時候怕自己考得比別人差了,出社會怕職銜或表現比不上別人亮眼,工作了幾年後怕晉升和薪水都升級得比別人慢… 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很焦急。 可是,到底在急什麼呢?好想大喊一聲:夠了!我也很想停止與人比較啊! 在進行教練服務時,我經常聽到客戶說「我為什麼就比別人慢/不順利/缺少主軸/不得賞識…」。很多情緒和挫折感,都是從與別人相對比較來的。而 coaching...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為職涯預約一個更好的未來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為職涯預約一個更好的未來

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叫穩定呢?要做多久才有足夠成長呢? 有人說,如果薪水不滿意、學不到東西、老闆太刁鑽、不符合興趣熱情… 就早早離開另謀高就吧。有人說,一份工作如果待不夠久,會讓履歷貶值,尤其如果好幾份工作都做不滿一年,將來面試會很難解釋… 或許就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才讓許多考慮轉職的人猶豫再三,不知做到什麼時間點才可以前往下一站。 關於「一份工作要做多久」這個萬年老命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職涯旅途中你有沒有想過:二十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最近參加職涯分享的活動,接觸了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世代台灣人,覺得既新鮮又有趣。其實我從 2014 年就在巴黎的一個社團輔導法國年輕人,現在能幫助家鄉子弟讓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更深入了解這個世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職涯抉擇和挑戰。 這些新世代的後進,有我當年沒有的勇氣和互助精神,非常懂得從線上和實體活動等多元方式充實自己,並且熱衷於拓展人脈、積極分享、學習前人經驗。正如目前很流行的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躍升主管的必修課:從專業管理到系統策略管理

躍升主管的必修課:從專業管理到系統策略管理

主管怎麼當?成為主管後的心態和言行如何改變? 對許多人來說,「職場升職記」可說是一場血淚拼搏的歷程。我們都經歷過滿懷熱情學習、快速成長的時期,也曾熬過加班的辛苦,而抗壓力和分秒必爭的高速判斷力,更如老繭一般,是一次次驚險闖關之後磨練出來的。 然後我們終於熬上主管職了,開始帶人了,掏心掏肺地想把初生之犢教好,盡力傳授自己的獨門技巧經驗。看他能接手越來越多項目,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感,甚至內心偷偷恭喜自己「喲,你還蠻會帶人的嘛!」。 直到有一天,終於爭取到團隊主管職 / 部門主管職 / 區域主管職…...